再来说说唐宋时期,在唐宋之前,某些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期,牛更是非常珍贵。苏轼有说过,在当时“丧牛如丧子”。对就是这么夸张!
唐朝的皇帝为了吃到牛肉绞尽脑汁,只有在当时来说非常奢侈的“烧尾宴”上才能吃一道“水炼犊”——牛犊做的汤菜。且为了不被百姓所诟病,皇帝找的理由是:“牛犊不算牛,不影响生产”来搪塞过去。
宋朝有一本书名叫《太平广记》,书中有个《畜兽》系列。里面就讲解了各种动物的由来。牛在书中排名第一。由此可见,在当时,牛还是被看做第一等的动物。且在当时,不仅活着的牛不能杀,即使牛死了也不能随便杀,如果要杀,必须通知官府进行备案,除了人们食用的牛肉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以外,其他身上的牛皮、牛筋都要被政府收走作为战争工具。可是即使法律严苛,还是拦不住当时吃货的爱吃天性,《夷坚志》记载:宋代僧人、商人、术士、官吏、平民皆好食牛肉。看来牛肉在当时还真的是老少皆宜啊!所以“只有牛羊肉才是上等的肉”这样的饮食习惯就是从当时开始奠定了基调,想必除了牛羊肉味道鲜美外,这一点或许也是现在市场上它的价格仍比猪肉贵的原因吧。